【案例剖析】上市前夕被指控侵权,IPO被迫搁浅,企业如何跨过这道坎?

2024-02-21 阅读量:1487

企业在上市、融资等关键节点的时候,非常容易被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提起专利侵权,最后导致企业在上市审查期间陷入侵权纠纷,进而影响企业融资或上市进程,不少企业也因此暂缓甚至终止上市。

看好时机精准狙击,成为对手上市拦路虎?

原定2023年12月8日将首发上会的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锐思”),于12月7日经由深交所官网信息披露,鉴于杰锐思在本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后出现重大事项,按照相关程序,本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取消审议杰锐思发行上市申请。据分析杰锐思申请周期长达18个月,最后在上市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被竞争对手精准狙击,提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在上市前夜临门叫停。而这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被杰锐思在IPO招股书中公开视为同行业知名代表企业之一的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目前该案件已经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杰锐思和先导智能两家企业在锂电池设备、3C设备等领域存在多处交叉,而在装备制造领域一直以来就非常容易出现后发企业仿制头部企业产品和技术的情况,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并不少见,但先导智能提起诉讼的时机大概率是想要阻止杰锐思的上市。

而且在此期间先导智能并非只起诉了杰锐思一家企业,几乎同一时期,先导智能也对深圳市诚捷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捷智能”)及相关方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专利侵权诉讼,目前该诉讼案已被法院正式受理,正处于诉前调解阶段。而巧合的是,诚捷智能也是一家正在冲刺科创板IPO的企业,虽然诚捷智能的资本之路也不顺畅,但相比于杰锐思来说,诚捷智能的上市申请正好处于中止审查状态,拥有相对宽裕的时间解决好纠纷。

从上市审查的相关规定来看,监管层对于拟IPO的企业陷入诉讼和专利争端的情况判定,最终还是需要看出现的纠纷是否会影响其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上,虽然以往也有“带诉上市”的先例,但针对此类纠纷企业上市审查会更严格,对于企业自身的硬实力要求更高,如果杰锐思和诚捷智能想要继续实现企业上市,尽快化解争端则十分关键。

涉及5件专利,索赔金额2.8亿,最终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科创板拟上市公司金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力股份”)最终因2.8亿元的专利诉讼在2023年9月主动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金力股份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并被上交所受理,中途在3月底因为需要补充更新财务材料中止,于6月30日恢复审核,8月11日,公司对上交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意见公布。

申请受理仅仅20天后,便收到首轮问询函。就在市场对金力股份上市抱有较高期望时,恩捷股份对其发起了“专利阻击战”。在金力股份的上市审核中止以及意见公布的两个时间节点,恩杰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5月22日和8月15日向金力股份发起两轮索赔金额分别为7000万元和2.1亿元的专利侵权诉讼,涉诉专利包含3件发明专利和2件实用新型专利。对于金力股份冲刺的科创板,非常看重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手握核心技术的含金量,所以专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科创板公司的“命门”,已经成为了司法诉讼的高发地。而如果金力股份成功上市科创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大概率会成为恩捷股份的有力竞争对手之一,恩捷股份也正是因此,才会通过专利侵权诉讼的方式极力阻止金力股份的上市。

面对IPO专利狙击,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词“IPO”、“专利诉讼”,会出现大量相关内容。特别是对于科创板而言更是如此,相较于传统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营收和盈利标准有所放宽,不再强制要求企业必须盈利。然而,科创板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金量和数量。也正是因此,对想要冲刺科创板的企业来说,在审核期间遭遇专利侵权纠纷也就更加致命。2019年,晶丰明源在冲刺IPO期间,被竞争对手发起专利诉讼,最终导致被取消审核IPO,这也成为了第一家科创板因为专利侵权导致上市受影响的企业,后续晶丰明源通过一系列努力,成功登陆了科创板。而通过专利侵权诉讼阻止同行企业上市逐渐演变为一种同行之间的竞争手段。

据《中国科创板企业诉讼分析报告(2019-2021)》的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1年间,科创板上市企业发生的相关司法诉讼中,发明专利权纠纷为272件。占科创板上市企业共发生相关司法诉讼的3.5%,是案件数量排名第三的案由。

其实这种情况不止是科创板常出现,IPO是企业迈向资本市场融资完成蜕变的重要一步,当企业本身就存在激烈的竞争时,一方一旦进入IPO阶段,竞争对手都会考虑通过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方式阻击对手,毕竟一旦成功IPO,企业就有更多的资本来提升企业实力,扩大规模,竞争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于对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可以说,IPO阶段被同行以专利权纠纷为由进行诉讼,表面上是专利诉讼,其实是瞄准时机阻击IPO的商战浓烟。

鉴于知识产权纠纷对于企业上市的影响之大,在面对可能发生的IPO挑战时,企业需要进行周密的筹备。这不仅包括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且要确保在上市之前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专利来满足IPO的相关规定。此外,企业还应当对旗下关键产品和技术执行FTO防侵权调查,以识别并评估任何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从而确保在上市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专利相关的障碍。

FTO,即自由实施权(Freedom to Operate),是指在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条件下,技术实施人可以自由地使用和发展某项技术,并将基于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投放市场的权限。通过FTO分析可以为企业上市扫清障碍,减少因专利阻击而导致上市受阻的风险,一份FTO分析报告通过低成本投入去避免上市阶段的高成本不可控风险,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除了能够帮助企业上市时规避风险以外,FTO报告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和市场布局时的重要参考,它能帮助企业减少专利侵权风险,识别潜在侵权风险,促进商业决策,提升竞争力,增强谈判筹码。通过FTO报告,企业可以了解到自己产品或技术可能涉及的专利问题,及时调整产品设计或技术方案,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专利纠纷。此外,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企业可以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竞争。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或谈判时,一个详尽的FTO报告可以作为重要的谈判工具,增加企业的议价能力。

总结:

在走向公开市场募资的过程中,企业常常遭遇同行提起的专利侵权指控,这类挑战可能导致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被迫搁浅。特别是在瞄准科技创新板的上市企业,由于这个板块对申请者的创新能力和专利实力有更高的期待,专利争议的影响尤为严重,有时甚至关乎企业命运。针对这种形势,企业必须提前做好细致规划,构建并维护一个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确保其专利组合符合上市审核的标准。此外,开展自由实施权(FTO)分析,以查明可能的专利风险,是预防和避免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专利问题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在制定上市战略时,应该全方位评估自身的知识产权状况,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潜在的专利争议,从而保障顺利进入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如有“FTO”分析需求帮助,可联系仕诚知识产权小编哦~